在食品出海成为行业趋势,但各国法规复杂、技术性贸易壁垒凸显的背景下,厦门鉴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、食品伙伴网吴双双老师,8月28日开展 “食品企业产品合规出海常见问题解析” 的公益直播培训,为企业拆解了出海合规的核心逻辑。
培训聚焦准入、配料与指标、标签规范三大高风险领域,结合案例与法规动态深度解析:
不同国家对食品准入限制差异显著:
1. 欧美市场:欧盟对乳、双壳软体动物等动物性产品准入严格,需中国企业在其许可清单且有国家残留监控计划;美国、韩国部分品类要求企业自行注册(如美国 FDA 注册需美国代理商,每两年更新)。
2. 东南亚等新兴市场:越南、印尼对加工食品有注册备案要求(如越南预包装普通食品需备案,特殊产品需注册)。
食品原料和添加剂的合规判定需前置到研发阶段:
3. 原料判定:通过英文 / 拉丁名称,对照目标国原料清单、产品标准确认合规性;
4. 添加剂判定:结合通用法规与产品标准,关注中国特有添加剂在目标国的管理差异;
5. 指标合规:优先查目标国产品标准,无标准时参考通用标准 / 国际组织要求,可通过拆解法规成数据表或搭建系统动态跟踪。
标签是出海高频 “踩雷” 点,关键要求包括:
6. 配料表:需注意引导词、标识顺序、复合配料展开(如中国复合配料有标准且占比≥25% 需展开,日本<5% 无需展开)、致敏物质标注等;
7. 营养标签:各国强制标识内容 / 形式差异大(如美国对 ToB 奶茶店原料,可豁免营养成分标识,但需标 “非零售”);
8. 特殊标识:转基因、辐照、警示语等需关注阈值与表述要求(如欧盟致敏原需直接在配料表说明,不使用 “contain” 表述)。
问答环节中,企业围绕 “ToB 产品标签”“特殊品类出口” 等问题提问,典型解答如下:
9. ToB 产品标签:多数国家对非零售食品可豁免部分营养标签,但越南无专门 ToB 标签规定,印尼要求随附文件提供营养信息;
10. 肉类罐头出口:因归类为肉制品,需遵守越南、印尼等国对中国肉源的准入限制,出口前需确认生产企业是否在目标国许可清单内;
11. 合规依据判定:产品类别划分是添加剂使用判定的关键,建议通过目标国官方数据库核对原料名称合规性。
本次培训不仅梳理了从 “准入” 到 “市场端” 的全流程合规要点,更通过案例与互动,将法规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指南。鉴科检测依托 CMA、CNAS、CATL 等资质与技术积累,持续以公益培训为企业赋能 ,助力食品企业在全球市场行稳致远。